(试行)
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
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广东省、汕头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进
会精神,全面推进我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,促进校园环境改
善,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,按照《汕头市城市生活垃圾分类
实施方案》(汕府办[2020]9号)文件要求,结合我校生活
垃圾收运处置现状,制定本实施方案。
一、组织领导
(一)成立汕头大学生活垃圾分类领导小组
统一负责学校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、组织、协调、监督、
检查、宣传及信息报送工作。具体成员如下。
组长:校长
副组长:分管资源管理的副校长
成员:党政办公室、学生处、研究生院、资源管理处、
宣传部、保卫处、团委、校工会、基建处、过渡校区综合办
公室负责人,物业公司经理。
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资源管理处,具体负
责垃圾分类统筹协调及日常事务处理工作。
过渡校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根据卫校工作方案结合我
校实际情况执行。
(二)职责分工
资源管理处:负责牵头组织、统筹协调校内垃圾分类工
作;制定相关制度及实施方案;监督督促校内各单位、经营
门店垃圾分类;负责垃圾分类设施采购及部署;负责与汕头
市垃圾分类相关部门对接工作。
物业公司:负责校内所有生活垃圾集中收集、外运工作,
负责学校公共区域、学生宿舍和教工住宅区垃圾分类具体实
施工作;配合相关部门对垃圾分类工作进行监督、指导,负
责垃圾分类工作督导员遴选及管理工作,组织开展校内相关
人员垃圾分类业务培训。
宣传部:负责多渠道、多方面宣传发动全校师生及进校
游客全面参与垃圾分类工作。利用学校广播、校园网、校报、
LED屏、微信公众号等途径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宣传,设有专
门的垃圾分类宣传专栏,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营造“垃圾分
类、人人有责”的良好氛围。
基建处:负责相关垃圾收集、分捡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和
维护。
学生处、研究生院:负责指导、监督和发动学生全面参
与垃圾分类工作。做好学生宿舍、生活区内有关于生活垃圾
分类的宣传,通过主题班会、党团活动日、知识竞赛等形式
对学生进行环保思想教育 ,普及垃圾分类知识,发动学生
组织,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展板、宣传画比赛。对各书院、学
2
3
院开展学生垃圾分类教育情况进行督导检查。
校工会:负责宣传发动全校教职工,特别是住校教职工
全面参与垃圾分类工作。
校团委:负责宣传和发动学生全面参与垃圾分类工作,
组织志愿者积极参与推动全校垃圾分类工作。结合大学生科
技、艺术活动,鼓励学生自主创新、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与减
量的科技发明,鼓励学生开展废物利用的创新项目和艺术创
造。
过渡校区综合办公室:负责统筹协调、宣传发动过渡校
区学生参与垃圾分类工作;负责与卫校对接垃圾分类工作。
各学院、研究生院及直属单位:负责各单位区域内生活
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引导、具体实施和监督落实,配合物业
公司科学安排垃圾定时定点投放、集中收集转运等。鼓励有
条件的学院结合各自专业优势开展垃圾分类研究等工作。
二、分类模式及具体分类流程
(一)分类模式根据我校实际情况,按照汕头市规定的
可回收物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四种类别进行生
活垃圾分类。
1.
可回收物,是指适宜回收和可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垃
圾,包括:纸制品、塑料制品、玻璃制品、纺织物、金属等;
2.
有害垃圾,是指纳入《国家危险废物名录》中的家庭
源危险废物,属于有害物质、需要特殊安全处理的生活垃圾,
包括: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者潜在危害的灯
管、家用化学品和医药用品等;
3.厨余垃圾,是指以有机质为主要成分,具有易腐烂发
酵发臭等特点的生活垃圾,包括:家庭产生的厨余垃圾和餐
饮服务、食堂、集贸市场等产生的餐厨垃圾和其他厨余垃圾,
也包括家庭产生的小型树枝、花草、落叶等;
4. 其他垃圾,是指除可回收物、厨余垃圾和有害垃圾
之外的其他生活垃圾。
(二)分类与收集流程
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规定的时间、地点,用符合要求的
垃圾袋或者容器分类投放生活垃圾,不得随意抛弃、倾倒、
堆放生活垃圾。
1.
学生宿舍和住宅区分类收集流程
(
1
)将宿舍或家中的厨余垃圾滤出水分后装袋投放至
室外厨余垃圾桶,不得混入贝壳类、木竹类、废餐具等不利
于后期处理的杂质;其他类别垃圾分类装入相应垃圾袋中,
并就近投放到室外相对应的分类桶内。
(
2
)保洁员统一收集,将厨余垃圾桶内的垃圾在规定
时间运至固定的垃圾集中装运点,对接市政厨余垃圾收运车
清运;其他种类的垃圾由物业公司车辆分类收集清运。
(
3
)体积大、整体性强或者需要拆分再处理的家具、
家电等大件垃圾,需统一投放至校园内专门设置的大件生活
4
垃圾投放点,由物业公司负责清运,不得随意堆放于普通垃
圾投放点。
2.
食堂、商户等分类收集流程
(
1
)食堂
①
各食堂自备符合汕头市标准的垃圾分类桶。
②厨余垃圾必须单独放置在厨余垃圾桶中。
③在固定的时间段内,由垃圾清运车直接上门收集直运
至市垃圾处理站。
(
2)商户
①商户根据自身日常产生的垃圾情况自备符合汕头市
标准的一类或多类垃圾分类桶。
②厨余垃圾必须单独放置在厨余垃圾桶中。
③根据物业公司安排,在每日固定的时间段内,商户将
分类好的垃圾投放在相对应的垃圾桶内并运至固定的垃圾
集中装运点,对接分类垃圾清运车外运。
(
3
)学术交流中心
①
所属各部门自备符合汕头市标准的垃圾分类桶。
②
所属各餐厅的厨余垃圾须单独放置在厨余垃圾桶中,
自行联系有资质专业公司对接清运。
③
其他种类垃圾须根据物业公司安排,在每日固定的时
间段内,分类投放在相对应的垃圾桶内并运至固定的垃圾集
中装运点,对接分类垃圾清运车外运。
5
3.
校园公共区域及学院垃圾分类收集流程
公共区域按片区划分,由负责日常垃圾收集的保洁员将
果皮箱中的其他垃圾、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进行分类统一收
集,运送到固定垃圾堆点进行分类投放,由物业公司车辆分
类清运。保洁员分类收集车辆上需张贴相应分类标识。
各单位楼栋内垃圾需由保洁人员运送到就近的固定垃
圾堆点进行分类投放,由物业公司车辆分类清运。
4.
实验垃圾、医疗垃圾要实行专人管理、定点投放、定
点清运。对有毒有害的垃圾,尤其是实验室危险废物,严格
按照实验室废物分类收集、运送、贮存、交接及处置的相关
要求,交由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危险废弃物集中处置单
位处置。校医院产生的医疗垃圾,基建和修缮产生的建筑垃
圾等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工作,参照行业规定执行。
三、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步骤
(一)摸底部署阶段(
2020
年
9
月
—2021
年
7
月)
1.
资源管理处与物业公司组织对校内教工住宅区、学生
宿舍区和公共区域垃圾桶分布及数量进行摸底调查,了解学
校目前生活垃圾处理现状、根据摸底情况核定拟配置的分类
设施设备及宣传栏数量,并确定安装位置等;积极联系汕头
市相关部门了解情况,争取支持。
2.
起草《汕头大学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》,确定工作
方案和工作细则以及各部门分工,明确设施设备需求,申请
6
7
资金预算,落实资金投入等。
3.
组织召开校内有关单位垃圾分类工作协调会,进行工
作分工。
4.
资源管理处落实垃圾分类相关设施设备采购及部署,
与汕头市联系落实校内垃圾外运处理对接事宜。
(二)广泛宣传阶段(
2021
年
7
月
—2021
年
10
月)
通过宣传部、校工会、学生处和校团委等部门,对垃圾
分类工作进行全面广泛宣传,对学校师生进行教育和引导,
将汕头市和我校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政策要求和具体实施措
施等广而告之。
1.
舆论引导
通过广播、报纸、网络等各类媒体,利用电子屏幕、微
信微博平台和易班、宣传栏,采取知识竞赛、
“
垃圾去哪了
”
现场体验,以及
“
致全校师生的倡议书
”
、分发生活垃圾分
类宣传册、发动志愿者参与等形式,广泛参与生活垃圾分类
的宣传引导、保洁监督等,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共建共治共享,
并着重推广好经验好做法,多宣传正面典型,营造垃圾分类
的良好氛围。
在游客进校门及游览途中,由志愿者采用多种方式对进
校游客进行宣传,引导游客自觉参与垃圾分类工作。
2.
组织专项培训
通过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汕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人员
培训,或者参加我校组织的学习培训,学习生活垃圾分类相
关制度要求、标准、市其他单位的先进经验、做法等,进一
步巩固宣传效果。
(三)全面实施阶段(
2021
年
11
月)
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职责要求,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
作,资源管理处根据分类进展情况,不定期组织召开专题会
议推进分类工作,跟踪垃圾分类情况,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扎
实有效开展。
四、相关工作措施
(一)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
学校实行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人制度,由各责任人具体负
责垃圾分类工作:
1.
学校公共区域、教工住宅和学生宿舍垃圾分类工作责
任人为物业公司;
2.
各单位管理区域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人为本单位(委托
物业进行管理的,应将垃圾分类要求纳入物业合同,并监督
实施);
3.
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人为施工单位;
4.
校内店铺垃圾分类工作责任人为店主。
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应履行下列义务:
1.
细化分解管理职责,确保责任到人;
2.
按照规定设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,并保持容器完
8
9
好、整洁;
3.
公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时间和地点,并将分类投放的
生活垃圾收运至固定垃圾堆放点或垃圾装运点;
4.
对分类投放工作进行宣传、指导,对不符合分类投放
要求的行为予以劝告,及时制止将已分类生活垃圾混合的行
为。
(二)建立垃圾分类督导员以及志愿者队伍
学校组织和聘请垃圾分类志愿者和督导员,进行专业培
训,指导和监督师生进行垃圾分类工作,尽快促进分类习惯
的养成。
督导员和志愿者主要职责为:
1.
在校内垃圾分类投放点督促引导师生做好垃圾分类
投放,并对违反分类规定投放的行为进行劝阻;
2.
对负责楼栋师生进行入户引导、宣传;
3.
做好垃圾分类日常台账及基础数据采集,并及时上传;
4.
做好师生关于垃圾分类的建议收集及其他有关工作。
(三)制定奖惩措施
1.
建立激励机制
建立
“
以奖代补
”
激励机制,学校加大投入,对垃圾分
类工作做得好的单位和个人,通过奖励垃圾分类袋、垃圾桶
以及其他小礼品等方式,充分调动各基层单位和个人参与的
积极性和主动性。
2.
健全监督机制,加强检查考评
各单位要加强对本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监督检查,
主动查找存在的问题,并积极进行整改,将垃圾分类工作纳
入日常工作考核中。领导小组将采取现场查看、听取汇报、
查阅记录和自评报告、随机抽查等方式,对各单位生活垃圾
分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,定期对检查情况进行通报,对于在
此项工作中工作不担当、不落实的单位进行严肃问责。
10